牙周病的相关问题
日期:2010-08-18 11:23:48 来源:北京康美口腔门诊
老掉牙是自然规律吗?
在很多人的眼里,人老了就要掉牙。
其实“老掉牙”是人们得了牙周病而未得到及时治疗的结果。
牙周病的患病率非常高,中年以后几乎人人患有牙周病。由于牙周病在早中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加上中国人又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因此牙周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直到牙齿松动时才被引起注意。这导致很多人误认为“老掉牙”是自然规律。上世纪初,美国人也曾经认为40岁以后多数牙齿都会脱落。但到了上世纪中叶,美国人很快就认识到只要定期看牙医,及时治疗牙周病自然牙就可以受用终身。
牙周病可以治疗吗?
牙周病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如果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受到炎症影响而被吸收就很难再长回去;牙周病早期可以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如果到了晚期松动治疗效果就比较差。因此牙周病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牙周病如何才能被早期发现?
牙周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早期会有不定期的刷牙时出血、
咬水果出血等症状;中期会出现不定期和不定位的牙床肿胀即老百姓说的“上火”、咬牙合无力或口臭等;晚期就出现牙齿松动。由于牙周病不会像蛀牙一样出现明显的疼痛,而像刷牙出血或“上火”等症状有时又会自动“好转”,因此牙周病非常容易被患者忽视,直到牙齿松动才被发现。因此早期发现牙周病的最好方式是: 如果发现有刷牙出血等症状时,立即看牙医,定期看牙医,尤其是看牙周专科医生。怎样才能让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最好?
早期发现牙周病并及时治疗。此举是防止牙齿不松动,老不掉牙的最重要保证,因为一旦出现牙齿松动,治疗效果会不理想,医生的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每天刷两次牙,用一次牙线,保持口腔的清洁。定期的复查,牙周护理,终身维护治疗。
什么是牙周病的维护治疗?
牙周病的维护治疗是指牙周病在得到全面治疗并且其病情得到控制后,为了巩固疗效而进行的长期的治疗。维护治疗由病人和医生共同完成。病人需要做的事情是正确刷牙,坚持每天刷干净牙齿,用牙线和牙缝刷清理牙缝里的垃圾(牙菌斑),严格按牙医的要求定期复查。牙医则对复查的病人做全面的牙周检查,评价其牙周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彻底清洁牙齿,对有问题的地方做必要的牙周刮治,并且对病人自身清洁牙齿的方式方法做出新的指导和要求,拟订下一次复查时间。
牙周病需要特殊检查吗?
牙周病的专科检查和牙周健康的评估非常复杂。可包括以下内容:口腔粘膜、舌、牙龈有无颜色质地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口腔粘膜癌变或癌前病变的表现。 是否有松动、缺失的牙齿——松动牙齿可能是晚期牙周炎的表现。牙龈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的改变——健康的牙龈质地坚韧,为粉红色。如果牙龈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质地松、脆,增生肥大或肿胀则是牙周疾病的表现。牙齿是否补过,补过的牙是否有悬突;是否有烤瓷牙或金属冠,其边缘是否与牙齿密合,对牙周有无刺激;有无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与基牙的关系如何;有无种植牙,种植牙的牙周情况如何——这些都与牙周病有关。口腔卫生状况——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周探诊深度——正常情况下健康的牙周组织紧紧包绕牙齿的整个牙根部分,牙龈与牙齿之间有一圈窄而浅的缝隙,称作“牙龈沟”。当发生牙周炎症时,牙周组织破坏吸收,牙龈与牙齿分离,牙龈沟变深,形成“牙周袋”,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炎症更容易向深部组织发展。一般来说牙周袋越深,牙周炎症越重。牙医用一种带有刻度的探诊(牙周探针)轻轻滑入牙龈与牙齿的缝隙内,测量牙周袋的深度。1-3mm都属于正常探诊深度,大于3mm为异常表现,重度牙周炎时,可深达10mm或更多。拍摄 X 线片——了解牙槽骨的吸收状况。探诊是否出血——患有炎症的牙龈质地松脆,轻触即可出血,因此在探诊的过程中牙龈出血是牙龈有炎症的重要表现。牙龈退缩——正常的牙龈覆盖整个牙根表面,炎症、不正确的刷牙习惯或其它原因都可使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引起牙齿遇冷热敏感或影响美观。牙周医生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退缩的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牙齿的咬合情况——不良的咬合方式可加重牙周炎症,治疗牙周炎症的同时需要调整不良的咬合。
牙周病能预防吗?
牙周病是牙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去除牙菌斑,是预防牙周病的最好方法。即使牙周健康也要定期看牙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通过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即可有效地去除大部分牙菌斑。对于某些刷牙和使用牙线都无法清洁的部位,可以通过医生的专业洁牙清洗干净。每天正确刷牙、每6个月做一次牙周护理即可预防牙周病。